對立的假象——我該做好自己,還是迎合別人?

大部分的人對於事情的想法都很黑白分明,會把很多事情想得非A即B,這樣的觀念對於人際相處來說,是很容易造成阻礙的。不僅因為人際關係需要比任何事情更多的彈性,更重要的是,很多事情其實根本就不衝突。

 
最常見的幾個問題,莫過於「我該做自己,還是迎合別人?」、「我該表現真實的自己,還是用招?」、「我該委屈求全,還是勇敢說出口?」,這些都是乍看之下很對立,但仔細一想就會發現根本不衝突的事情。
 
對立之所以產生,是因為我們只看見了在極端值的兩個狀態,而對立被消彌的原因,則是我們將自己調整到了兩個極端值的中間,也就是所謂的中道。每件事、每個形容詞都可以形成對立,例如有高就會有矮,有胖就會有瘦,但當我們移動到了極端值的中間,就會變成不高不矮、不胖不瘦,對立就會消失。
 
當我們把這個概念轉移到上述的那些問題之後,我們馬上就會發現這幾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假議題。首先,該做自己還是迎合別人?這是我們將「做自己」跟「迎合別人」都放大到極端值的時候才會產生的問題,但為什麼我們非得在極端做自己跟極端迎合之間做選擇呢?我們大可以選擇中間的數值,也就是「保有自己,但與人相處又不失分寸」。
 
這個問題就像總是會有人來問我:「到底要跟女生聊她們有興趣的話題,還是聊我有興趣的話題」一樣,為什麼不能找個共同的興趣來聊,一定要只有哪一方感興趣才行呢?同樣的,「到底要找女生去看我想看的電影,還是看她想看的電影」,為什麼不能去看你們都想看的電影呢?如果兩個人看電影的口味就是不一樣,又為什麼一定要去看電影呢?不能找點別的事做嗎?在我看來,兩個人如果能認識,代表了雙方必定有某些接點,在最初彼此還不熟悉的情況下,盡量放大或延伸該接點,就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感熟悉感,並創造延續相處的機會。而之後只要相處仍然維持,就能創造更多的接點。
 
再回到對立的話題上。當我們了解了極端值和中道的概念之後,我們就會知道,所有事情全都只是程度上的差異,並非全有全無。當我們將二選一的選擇題,改成程度來思考之後,幾乎所有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全都不攻自破。舉凡「他有沒有喜歡我」、「我要不要直接說」、「要不要在意別人的想法」這些令人困擾的選擇,一個個變成了「他喜歡我的程度有多少」「我要多直接」「我要多在意別人的想法」這類更有彈性的想法。當問題變成有彈性的數值,而不是0或100之後,我們就有機會讓自己進入中道,或是至少比過去再中性一些。
 
很多學生在聽我給建議的時候會很納悶,為什麼有時候我要一些人強勢,有時候又要一些人溫和?這些不同的建議是為了讓不同的人往中道前進,因為每個人的所在位置是不同的。
 
有些人看了許多文章和書籍,學到一些方法,卻怎麼用都不奏效,那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已經是這樣的個性,再一味的加深他們原有的特性,容易造成往單一極端前進的結果。比方說原本就很會忍耐的人,看了文章說:「要維持關係,要彼此包容,多去聆聽對方。」於是他就將這個概念牢記於心,跟伴侶相處時就努力的包容對方、聆聽對方,但關係卻沒有起色。這是因為這個概念他本來就已經很擅長了,他的問題很可能不是因為不聆聽,而是不表達,所以累積了太多的情緒,以致於雙方關係表面和平,臺面下卻很緊張。這就是沒有仔細思量自己的狀況所導致的結果。
 
所以,當我們想要往中道前進時,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往反方向移動:你是個強勢的人,就讓自己變得溫和,甚至弱勢也無妨;你是個太溫和忍讓的人,就讓自己強硬起來。一開始想調整自己的時候,難免都會矯枉過正,這是所謂的「鐘擺效應」,是非常正常的現象。在透過幾次的修正之後,就能慢慢的趨向中道。不用因為害怕自己變得太多而小心翼翼,在調整的過程中,本來就需要透過較大的幅度來得知自己能達到的最大限度,在幾次的失敗之後,慢慢就能抓到屬於自己的中間點。
 
另外,可能有些人會有疑惑:「可是如果我在中間點,那不就會變得沒有特色嗎?極端值能留給別人的印象不是比較深刻,要做反差不是也比較容易嗎?」是的,極端所帶來的是強烈的刻格印象,它的確有助於讓別人對自己產生記憶點,對於製造反差感也有較大的效果。但中道是一種能力,是一種能隨時調整自己要處在光譜哪個位置的能力,如果你能讓自己待在中間值,那你也會有操作自己待在極端值的能力。重點並不是你一定得怎麼做,而是你有沒有能力在你想怎麼做的時候做到。
 
前往中道是一種修練,它讓我們練習在世界與自我之中找出平衡點,它讓我們學習變得更有彈性、更能找出折衷的方式,不再是在他人和自己中做出選擇,而是讓雙方都能感到更舒服,讓彼此的關係更圓滿。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