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吸引條件好的異性,你必須學會吸引的重要行動——等待

  我很喜歡玩一個叫「實況野球」的棒球遊戲。剛開始玩的時候,只要看到投手投出球,也不管是什麼球,我就揮棒。這種冒然揮棒的行動所帶來的後果,不是打出很糟的球被接殺,就是三振出局,導致我的打擊率低得不可思議。
  一開始我以為是自己技術不好,還花了好幾個晚上練習,但還是沒有什麼效果,這讓我一度想要放棄這個遊戲。直到後來我學會一個概念:「挑好打的球打,難打的就放掉」,我的打擊率就開始大幅提升。
  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.蒙格提過一個投資要點:「認清你的能力圈,並且只在你的能力圈裡做你知道的事。一旦你做了超出能力圈的事,那你的失敗率就會大幅提高。」把這個道理放在我的棒球遊戲裡,就是:「挑我會打的球打,不會的就放過它。」
  戀愛其實也是很類似的事:你會看到很多看似機會的東西,往你這裡飛來,但那不代表每一個你都能做出很好的回應。冒然的行動不見得能為你的戀情帶來好結果,更多時候是讓你直接出局。比起一直行動,其實我們更需要學會等待。
  「等待」是很困難的,因為大部分的人並不能理解等待的意義: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等什麼,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等。等待只會讓他們產生龐大的焦慮,擔心對方被追走,所以他們等不了。而等不了的下場,就是急躁又莽撞的行動,導致自己更快出局,甚至連競爭者的影子都還沒看到。當人們不知道自己為何而等,就會認為等待是在浪費時間。
  也有一種人很喜歡等待——他們在等待從天上掉下一個深愛自己的天菜。這種人會拿等待作為包裝自己膽小的藉口,他們的眼裡看不見機會,只看得見風險。如果可以的話,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明天早上起床,就會有個天菜來按自己家的門鈴,然後雙方在瞬間墜入愛河。
  所謂的「等待」並不是不行動,而是等到一個成功機率最高的時間點行動,「有意義的等待」本身就是一個行動。
  有一次我跟一個做專業投資人的朋友討論股票,我說:「談戀愛這件事,我有很多事可以做,可是股票不一樣,我買了之後沒有辦法為它做任何事。」這位朋友告訴我:「不!股票就是在你買了之後才可以做事。你可以選擇賣、選擇加碼部位、選擇觀察走向出場、選擇研究⋯⋯你可以選擇的事太多了,股票是一個當你購買之後才與你有關的東西,在買以前,它是漲是跌永遠與你無關。」
  在股市裡,沒有人會否定等待的意義,大家都知道等待是為了準備迎接更好的進場時機或出場時機,甚至不是買賣,而是持有並且等待公司升值(巴菲特的控股公司就是這麼做的,他們永遠在等待相準的標的有個合理的進場時機)。
  或許你沒有玩股票,也不喜歡棒球,那麼我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告訴你為什麼要等待:你看看有多少女生在等週年慶!
  週年慶的時候百貨公司有更多的折扣,而每個專櫃品牌都想搭上這波買氣,也各自推出不同的優惠。所以一個已經想好自己要買什麼東西的人,如果需求並不迫切,那麼他們就會等到週年慶的時候去購買那些在平常更為昂貴的東西,像我本人就在雙11的時候買了一台吸塵器,比原價便宜了快7000呢。
  在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裡,大家多少都能明白等待有其必要性,但在感情裡,卻沒有幾個人明白等待也是為了同樣的原因:等一個漂亮的時機進場或打擊。而在機會來臨以前,我們必須為它做好準備。等待的時間,就是你的準備時間。
  我常看到男生在交友軟體上跟人家聊三天就想約出去,只要約不出去就放棄這條線,然後一直抱怨現在的女生很難追。拜託,如果我跟交友軟體上跟你認識三天就要賣你保險你買不買?凡事都需要一些觀感累積,有多少人看我們的文章看了一年才決定來上課的(雖然事後他們都很後悔,後悔太晚來)?如果你沒有建立對方的信任感和好感,三天就要跟你出去或要喜歡上你,這個要求會不會太多了點?
  在我的戀愛經驗裡,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等待。但這不代表我什麼事也不做,只是在好的時機來臨以前,我不會做大事。雖然我不做大事,但我還是持續在累積彼此的關係籌碼,並且保持自己不出局,這樣當機會來臨時,我才有機會一舉成功。你永遠都無法預測機會什麼時候會來,所以你得持續的準備。
  舉個例子:有一次我在聊天室上認識一個女生(對,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,現在大概沒人在用聊天室),交換了通訊方式之後,我就開始傳訊息給她。
  一開始的過程很不順利,對方的回應既慢又冷淡,平均五個小時才會回應一次。這個情況持續了五天之後,對方又隔了很久才回應我,這次我傳了個訊息跟她說:「你是BB CALL嗎?」對方大笑,回我:「你好有趣」。從這天起,我們聯絡的頻率就開始提高了。
  到這裡,我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是保持耐性,然後觀察情況。當我確定情況是「對方對我的興趣不高,但不排斥有空閒聊」之後,我決定用這句話看看能不能改變局勢。但我必須先說,我之所以採取這個方式,是因為在這五天的資訊收集裡,我覺得對方應該是可以接受我這種說法的,而且她應該也知道BB CALL是什麼。如果我沒有足夠我判別的資訊,我不會冒然以這種方式噹對方。
  隨著聊天變得熱絡,我開始試著輕鬆的邀約對方。我的戰績是:約對方吃了二十次宵夜,被拒絕了二十次,成功率是0。
  一般來說到這裡,普通人也放棄了,而我之所以沒有放棄的理由也很簡單:每次我被拒絕完之後,都仍然很輕鬆的繼續跟對方聊天,對方也完全沒有厭煩或迴避我的感覺。同時,對方沒有出現任何我覺得糟糕的指標,例如問我想不想當自己的老闆、幫自己創造被動收入、需不需要外約⋯⋯等等,所以我判斷狀況是「興趣提高了,但沒有高到想跟我出去」。於是我決定繼續聊天,因為不繼續聊天才會讓我喪失機會成本(這裡的決定跟我的決策系統有關,對決策系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《戀愛技術訓練班》的課程)。
  在連續被拒絕二十天之後,某天的月底我去參加公司聚會,喝酒喝到一半,突然看到對方傳訊息來說:「你今天要不要來我家?」我嚇到以為她傳錯人。
  後來呢?後來我去了,但我什麼事都沒做,因為我沒有排除這是仙人跳的可能,只是跟對方聊天聊到早上。從這天開始,我們每天都約會三四個小時,約莫在兩週後交往。
  類似的案例我還有不少,但礙於篇幅,我用這個最極端的來向大家說明。
  其實在這個過程裡,我做的事情真的不多,而花了我最多時間的就是等待。
  我明白很多人會跟我說:「可是我沒這麼多時間啊!如果沒機會不就趕快換人就好嗎?」關於這點,我覺得大多數的人根本看不懂什麼叫「有機會」,而且也不知道怎麼創造機會。再者,我看過大部分很節省時間的人,都沒辦法在一個半月內交到女朋友,他們花的時間反而更長,因為他們在等的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——自己的菜在最一開始就煞到自己——這種機會在我十七年的戀愛史裡只發生過一次,我不知道這些人是帥到什麼程度才會以為這種事很好遇。
  等待是重要的,而且它不代表一定要很長的時間,我有次只花了30小時就等到一個大機會,輕易擊敗了其它五到八個競爭者。我再重申一次:你不會知道機會什麼時候來,但你可以學習讓自己看到它,並且在它來臨前做好準備。你不知道台積電什麼時候會跌,但你可以學著看基本面,並且存好錢,在適當的時機點進場。
  我無法在一篇文章裡教會你如何判斷時機,但你至少要先明白:等待也是一種行動,它不是浪費時間,而是讓你能在效益最大化的時候進攻。
  噢,最後補充一下,為什麼標題是「吸引條件好的異性」?因為條件不好的多半都很毛躁,所以不太需要花時間等,結案。
《延伸課程:吸引時的決策判斷——戀愛技術訓練班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